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作中需要的檢測技術及具體應用如下:
(1)路面病害破損調查,派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配備相關的測量工具,進行現場調查,并繪制路面病害圖。
(2)彎沉及平整度、車轍檢測采用自動彎沉儀和落垂(FWD)彎沉儀相結合對項目范圍內的行車道和部分超車道進行自動彎沉普測和FWD重點部位的測量。采用激光平整度檢測儀對全路段行車道及超車道進行平整度檢測,統計出平整度較差路段。車轍檢測:采用自動車轍儀對超車道、行車道進行車轍測量。并整理得出小于15mm、15mm~30mm、大于30mm不同病害程度的車轍路段。
(3)鉆芯、挖探、切割橫斷面等現場試驗對路面行車道、超車道和不同的代表性病害處和段落進行現場鉆芯和挖驗,確定病害發展深度、程度掌握路面病害發展程度,路面結構層位,并選取芯樣進行室內材料試驗,分析病害產生的原因,并對照強度檢測數據逐一確定治理范圍和深度。對代表性的樣品進行相關室內試驗。車轍橫斷面切割:在車轍發生的主要部位(行車道),選取車轍典型深度和較大深度處,垂直于行車方向在整個行車道范圍內橫向切割條狀瀝青混凝土樣本,深度為整個瀝青面層,寬度為20cm。通過切割車轍樣本,直觀判斷瀝青面層和結構層的變形情況,分析判斷發生變形的主要層位,并取樣品做相關室內試驗,通過從材料方面出發,分析車轍產生的原因,為治理工作提供依據。
(4)地質鉆探:針對嚴重的縱向裂縫病害,進行鉆探檢測,取整孔芯樣,以判斷路基中有無滑動面;通過室內試驗分析路基填土狀況;地基中有否較弱土層,厚度、埋深等,并對較弱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試驗研究;原則上每個較長縱縫段選取3個斷面,每個斷面分別在上下行的硬路肩,行車道、超車道布孔。
(5)雷達檢測:采用地質雷達沿裂縫垂直于行車方向進行掃描檢測,目的是探明裂縫深度,裂縫沿深度的變化情況,是否存在滑動面,配合地質鉆探結果,為裂縫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據。
(6)滲水試驗:采用路面滲水試驗儀,對瀝青路面的滲水情況進行詳細檢測。平均每5公里1組。
(7)室內工程試驗:對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礦料極配、強度、密度、疲勞等參數進行試驗,瀝青老化、粘度、軟化點、針入度及其他瀝青常規試驗,土的物理力學試驗,無機結合料組成試驗。
(8)相應路段瀝青路面溫度場檢測與分析:采用自動無紙記錄儀及氣候調查等手段,對瀝青路面溫度場進行檢測和分析,以用于混合料動穩定度和低溫應變等指標確定,以及改性瀝青等材料各技術指標的有針對性的制定。
根據以上對路面破損調查的原始記錄匯總整理,劃分典型病害路段,結合路面檢測報告綜合分析以及對全路段取芯試樣的瀝青混合料試驗,土樣物理力學指標,基層各種指標,針對車轍病害、縱縫病害、橫縫病害、水損壞病害以及網裂病害等進行綜合分析,編制分析報告,制定出經濟、有效的病害治理方案及補強及罩面檢測方案。